棉花小说网为您提供大汉帝国风云录的免费章节无弹窗阅读 |
|
棉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汉帝国风云录 作者:猛子 | 书号:23618 时间:2018/7/15 字数:8232 |
上一章 节八十四第 枪横马立 章四第 下一章 ( → ) | |
洛,北宮,大汉朝的央中机构和政治中枢。 光禄勋刘虞奉诏见驾。 近⽇,京中发生了一件大事,前太尉张延被中常侍赵忠指控其滥用职权,贪赃枉法。天子大怒,命令中⻩门(中⻩门就是由宦官组成的近卫军队,平时值守宮门,如果天子出宮,就骑行左右,夹乘舆车。)把张延抓捕到北寺狱审讯。张延是河內人,其⽗亲张歆在先帝时也曾任职太尉。其家在河內是名门望族。他去年五月代替太尉邓盛出任太尉,今年二月因为西凉平叛不利被罢职。 中常侍赵忠检举揭发张延,纯粹是想献媚讨好天子。前些时候他劝谏天子严惩西凉叛逆,结果导致朝廷招抚失败叛再起。天子因为这件事,一气之下在朝堂之上打伤了赵忠,责令他闭门思过。中常侍张恭随侍天子左右,听到天子几次埋怨远在西凉主持肃贪的平虏中郞将李弘心慈手软,竟然至今没有抓到什么显赫人物贪污的把柄。中常侍张恭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赵忠和张让等人。赵忠手上恰好有张延几次受贿的证据,他为了平息天子对他的恼怒,立即上奏揭发。结果天子派人抓了张延,赏了赵忠,让他回宮继续随侍。 张延的家人和好友四下奔走,希望尽早赎出张延,免得老人家在狱中受罪。自从北寺狱中的人犯纷纷赎买离去之后,北寺狱已经恢复了以往的冷森和恐怖了。张延的从弟知道光禄勋刘虞最近很为天子恩宠,可以帮忙说上话,所以三番两次携重礼上门,恳求刘虞在天子面前替张延求求情,早⽇把人从北寺狱赎回来。刘虞拿了人家的好处,当然要出力了。 天子正在抚琴。琴声哀怨而凄凉,令人心生戚戚。 刘虞初次进京面君时,天子就曾在宮內招待过他,言谈甚。刘虞长相沧桑,学识渊博,为人忠厚,口碑一向很好,在宗亲官僚中,他的才能和人缘是最好的。这大概也是天子喜亲近他的愿意之一。 刘虞站在大殿之外,默默地倾听着凄婉的琴声,心中恻然。 当今天子喜好辞赋和鼓琴。天子的这两个爱好,和先帝如出一辙。两人之间虽然不是⽗子关系,但在爱好和天赋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 刘虞在尚书台待了有半年多时间,和天子经常见面谈,他对天子的看法竟然慢慢发生了改变。 天子的智力,绝对在一般人之上。他对修辞和琴韵的领悟,绝对来自于他先天的禀赋。不过,刘虞在天子的辞赋和琴声里,看不到沉稳和凝重,它们总是透露出太多的浮华和浅滑。天子太注重表象,他总是把精力浸在辞赋和琴韵的技巧上。刘虞知道,这一方面是因为天子年轻,久居宮中,生活奢华,对人生的喜怒哀乐没有什么太多的经历和感悟。另一方面,他认为天子缺乏一位好老师,一位忠诚而正直的老师。因为没有这样的老师为天子讲授格物、致知、修⾝、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圣贤之道,因而天子缺乏人格的修养。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虞发现天子在政治上同样如此。天子对政事,往往能够领悟其中的曲折和风险,在御览大臣们的奏疏时,往往也能感慨世事之艰难,对事物做出较为中肯的评价。但奇怪的是,他缺乏决断力,他常常反复征询中官(乏指各种职务的宦官)们的意见,对中官们的见解有一种盲目的属于感情上的信任,他把这种信任加进了权力,让中官们参予政事并赋予了他们很大的权柄。这几年,随着叛迭起,天灾不绝,大汉朝已经摇摇坠,步履维艰了,而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中官们更加得势擅权,骄横贪暴,弄得天怒人怨,举国悲哀。年轻的天子警觉了,他开始尝试着自己拿主意。然而,因为上述的两个原因,天子的亲政,更让刘虞觉得恐惧,失望,忧虑。 琴声渐缓而止。 = 天子的情绪很低落,神情忧郁。 他坐在琴台后面,挥手叫刘虞起来。 “五年前的今天,小皇子出世,然而,他的⺟亲却被人鸠杀而死。爱卿,你说这杀人之人是不是应该处以极刑?”天子垂首望琴,小声问道。 刘虞吓了一跳,顿时紧张起来,他大气都不敢出一声,更不要说回话了。 天子抬起头来,冷冷地看了他一眼,站了起来。 “爱卿是不愿意说还是不能说?” 刘虞大骇,浑⾝上下寒⽑倒竖,扑通一声跪伏地上。 光和三年,天子二十四岁。这年的十二月,后宮的何贵人产下一子,当时这是天子唯一的⾎脉,天子非常⾼兴,立即册立何贵人为皇后。隔了一年,后宮的王美人又为天子生下一子。天子把生新婴儿抱在手上,怎么看都觉得像自己,小头小脑的,可爱至极。天子随即依此意给这个小皇子取名为“协” 这本来是一件锦上添花的好事,但宮內的斗争太残酷也太⾎腥了,喜事转眼之间成了丧事。何皇后生骄横猜忌,容不得这种隐蔵的祸患,她在张让等中官们的帮助下,迅速鸠杀了王美人。等天子跑来看产妇的时候,王美人已经是一具冰冷的尸体了。天子爆发了平生最大的一次怒火,他叫着喊着要废掉皇后,诛杀她的九族,但他经不起中官们的苦苦哀求,另外自己心里也着实有点惧怕将来兄弟阋墙,上演争夺皇权的宮闱惨剧,所以他愤怒了一段时间之后,也就放弃了废后的念头,不过他从此不再临幸何皇后,他觉得这个女人太可怕了,是个双手沾満鲜⾎的鬼。 天子怕刘协也给皇后借故杀了,匆忙把新皇子抱给⺟亲董太后扶养。董太后与何皇后就像民间的婆媳一样,也是一对冤家,经常吵闹斗气。太后担心自己的孙子给那个凶残的女人害了,十分小心在意地呵护着这个苦命的孩子。天子也怕这个孩子养不大,便依自己⺟亲的姓给他取了个小名叫“董侯” 王美人出⾝门阀,天资聪慧,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和天子志趣相投,两人感情一直不错。王美人没有了,天子⽇夕思念,心痛如绞。他为了寄托哀思,费尽心⾎写了一篇长长的,充満感伤情怀的《追德赋》。何皇后看到以后,非常生气,觉得自己在天子的心目中还不如一个死人,愤怒之下,她将天子的大手笔顺势扔进了火盆里,烧得竹简劈啪响,化为灰烬。 爱屋及乌,天子对刘协的溺爱到了让人不可思议的地步,就连他的⺟亲都觉得他做得太过分了。然而,他们⺟子有一个共同的想法,那就是废嫡立庶。天子打算在自己百年之后,把皇位传给自己喜爱的儿子而不是那个凶残女人生下来的儿子。这个想法一经诞生,立即就象**一样蔓延了天子的全⾝,让他浑⾝都充満了战栗和漏*点。他对谁都不敢说。他现在能信任谁?他的这个念头只要稍加怈露,刘协立即就会死于非命。他很悲哀,他虽然贵为天子,手握天下万民的生杀大权,却保护不了自己的儿子,也保护不了自己喜的女人,他甚至不能惩罚一个害死自己女人的杀人犯。他要夺回这一切,他要随心所做自己想做的一切事。因为他是天子。 天子缓缓踱步走到刘虞⾝边,伸脚踢了踢他的肩膀,说道:“爱卿当说无妨,朕恕你无罪。” 刘虞差点绝望了。好不容易混个九卿的官⼲⼲,还没过瘾就要被杀头了。这话能说嘛。说是吧,皇后和大将军要是知道了,自己以后在洛本无法立⾜。说不是吧,立马得罪皇上,更不用混了。 “这是陛下的家事,臣实在无从说起啊。”刘虞虚晃一,意图蒙混过关。 天子“哼”了一声,伸腿又踢了他一下,说道:“算了,起来吧。” “朕找你来,是想问问西凉的事情。”天子指着案几上堆积如山的皂囊(装奏疏用的袋)说道“弹劾李中郞的奏章越来越多,朕现在连看都不看。你知道为什么吗?” 刘虞赶忙躬⾝说道:“臣以命担保,李中郞对陛下,对我大汉,的确忠心耿耿,绝无二心。陛下这是信任李中郞。陛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陛下圣明。” 天子随意地挥挥手,说道:“你知道朕为什么信任李中郞吗?” 刘虞不敢说话,躬⾝候教。 “这么多年,只有李中郞一个人送钱给朕之后,没有提任何要求。”天子赞叹道“很简单的原因。” 他又问刘虞道:“爱卿知道李中郞这次西凉肃贪,前前后后为朕挣了多少钱吗?” 刘虞摇头摇。他也想知道。 “一百六十亿钱。”天子睁大一双小眼睛,怒气冲天地说道“这么多年,他们几乎偷去了我大汉三年的赋税,这些无聇之徒。” 刘虞吃惊地说道:“太惊人了。我大汉如果风调雨顺,最好的年份也就收⼊赋税六十亿钱。陛下竟然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內抄没这么多…” “这有什么稀奇。”天子打断他的话,生气地说道“还没有逮到大家伙。象张延这样的大家伙要是抓他几十个,朕至少还能再赚一百亿钱。你想想,当年先帝带领一帮中官捕杀大将军梁冀,查抄他家财产三十多亿钱,由此想见现在朝中大臣们有多富裕了。” 刘虞一颤,冷汗不由自主地冒了出来。 “李中郞不是忠臣,那谁是忠臣?哼…”天子冷笑一声说道“弹劾?哈…弹劾?朕就没有看到谁主动请缨,要求去西凉平叛的。他们弹劾?好啊。朕打算迁升李中郞为护羌中郞将,督西凉军政,你看如何?” 天子对李弘的袒护那是显而易见的,现在有谁这么大方,拼命送钱给天子?这个时候说不中听的话,那纯粹是自找没趣。何况刘虞本就不想提什么反对意见,在內心里,他一直把李弘当作自己的门生故吏,是自己人,所以刘虞不假思索地说道:“陛下圣明。以凉州目前的状况,委派新刺史的确没有意义。李中郞在西凉肃贪,劳苦功⾼,应该予以嘉赏犒劳。” 天子认真地盯视了刘虞,看的他有点⽑骨悚然。 他不是不懂天子的心思,但天子的心思实在骇人听闻惊心动魄,这种事历史上多了,那一次不是杀得⾎雨腥风,⾎流成河。刘虞不敢想啊。无论是从家国从自家宗室命来说,这种事都是不能粘的。只要是粘上的,无论是失败者还是胜利者,最后有几个不是⾝首异处,诛灭九族?废嫡立庶,本⾝就违背了大汉律,不容于天地之间,那是大逆不道的事啊。这种事连普通的门阀家族里都绝不容许,⾝怀异心者都要遭到家法惩处,更不要说在皇室帝王之家了。刘虞觉得眼前的天子不仅仅是拿小皇子刘协的命在开玩笑,也是在拿自己的⺟亲董太后及董太后的家族开玩笑,更是拿大汉国的社稷开玩笑。天子竟然连这种事都敢做。 = 天子看着刘虞,心情很复杂。 他理解做臣子的心。虽然荣华富贵很人,但命更重要。他以同样的话先后试探过杨赐,问过赵忠,问过皇甫嵩,甚至问过最近一段时间他十分宠信的小⻩门蹇硕,但没有一个人回答他。大家都顾左右而言他,一副懵懂无知的样子。只有老太尉杨赐,天子的老师,他在临死之前,上了一道奏疏,含含糊糊的说了一大堆,但意思很明显,劝诫陛下打消这个念头。 但天子不这么想。王美人的死,惊醒了这个庸碌无为,浑浑噩噩的人。他倒不是非常在意王美人的死,而是发现自己本就不是天子,本就没有为所为的权利,自己就是一个被人喊做“万岁”的⽩痴。 那年他二十五岁。他开始重新审视和思考自己手上的权利,最后他得出结论,他自己没有权利,他的权利都被自己⾝边的宦官,国戚和臣僚们拿走了。 本朝自光武皇帝以来,历时两百多年,在十四个皇帝中,十五岁以下即位的就有九个,最小的是殇帝,生下来只有一百天就当皇帝。年幼的皇帝即位后,不能亲理朝政,通常由⺟后执掌朝纲。太后们自己的能力有限,又不敢相信别人,只好重用自己的家人来处理政事。年轻的太后们让自己的⽗兄担任辅弼大臣,把持军政大权,逐渐形成了外戚专权的局面。 从本朝的第四代皇帝和帝(刘肇)起,宦官因为经常接近皇帝,逐渐由原来单纯侍奉皇帝,到传达皇帝诏令、掌握文书,权力逐渐加大。年幼的皇帝成*人后,就要亲政,要执掌大权,他们只能依靠⾝边最亲密的宦官去发动宮廷政变,把外戚势力打掉,夺取大权,于是就形成了宦官专政的局面。等到这一任皇帝死了,他的⺟后及其⽗兄又选立幼小的皇太子做皇帝,外戚又从宦官手里攫取大权,于是就又出现了外戚专权的局面。幼小的皇帝长大后,又依靠宦官打击外戚。于是,就出现了外戚和宦官替执政,互相篡权的动局面。 由于孝和皇帝以后的很多皇帝都是早年夭折,如殇帝在位时间只有九个月,少帝只有八个月,冲帝只有五个月,质帝只有七个月,废帝也只有五个月,这样就使外戚和宦官之间的倾轧斗争更为烈。无论是外戚或是宦官专权,皇帝都是傀儡,只能任由这两股势力的其中一个来布摆,但不管这两股势力如何纵朝纲,大汉的另外一个永不塌倒的势力,却在一直顽強而坚定不移地推动着大汉前进,这就是门阀世族。 世族们绝对排斥宦官。排斥宦官的理由很简单,在门阀世族的眼里,宦官不具备人格,只是天子宮內执帚奉盏的奴隶。君臣之间,有社稷大义可言,真正的臣子应当是社稷之臣,而非天子的私臣,所以君王对臣不可无礼,而臣子对君王亦可去就,但是对宦官则无须如此。 世族官僚也排斥外戚,但外戚的出⾝都是门阀世族,这一点又造成他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到了一定的时候,世族官僚往往都和外戚联手对付宮內的宦官。 然而,门阀世族出⾝的官僚们有一点是他们永远都不会明⽩的。宦官们最早介⼊朝政的时候,并不是一心一意要和世族官僚们过不去。 那位被世族官僚们用各种制度和礼仪噤锢在宮內的天子,不时地想把耳目手⾜伸展到皇宮之外的更为广阔的天地之中,他想为所为,他想直接⼲预由官僚们把持纵的朝政。然而,天子既不能抢回被外戚霸占的权利,又被世族官僚们的清规戒律噤锢着,怎么办?他如何生存?天子只能倚仗宦官以求取自己失去的权利。天子如果不倚重⾝边的这帮残之人,他即便顶天立地,也是四顾茫然,真成了他一天到晚挂在嘴上的谦称孤家寡人了。另外,天子倚重宦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天子和宦官们的人私感情。主子和奴才朝夕相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他们之间的感情即便不是最真诚的,也不是君臣大义这种崇⾼却冰冷的道德所能替代的。 六年前,当宦官们极力唆使天子册立何贵人为皇后时,宦官们是有目的的。因为他们最不希望册立来自门阀世族的女人做皇后,以免再出现象梁翼,窦武那样势力庞大的大将军,给他们造成生存上的威胁。 何皇后是南人,出⾝低,她家世代都是屠户。当年何皇后进宮,也是依靠了宦官的帮忙。宮女必须要出⾝良家,但何家却是藉,没有资格。中常侍郭胜是何皇后的同乡,主持了当年的选妃,即本朝称为“算人”的工作。他在接受了何家的重贿之后,把何家这位美女弄进了宮。不久,她倚杖自己的姿⾊进⼊了掖庭宮。在宮中,何皇后还有一个更为硬坚的后台,那就是中常侍张让,因为何皇后的胞妹,嫁给了张常侍的养子。 但是,宦官们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何皇后也有一个同⽗异⺟的哥哥,叫何进。他每天着屠刀卖⾁,心中却一直在祈祷妹妹能得到宠幸。何进在他⽗亲死后,自作主张贿赂宦官,把自己的妹妹送进了大汉的皇宮,意图谋个出人头地。苍天不负有心人,他的妹妹终于受宠,被封为贵人。何进随即扔掉了屠刀,翻⾝一跃成为皇亲国戚。他先是被拜为郞中,再迁虎贲中郞将,后又出任颖川太守。皇后册封的当天,何进被召进京,拜为侍中、将作大匠、河南尹。可能是因为他的出⾝太微,宦官们没有像当年对待董太后的哥哥董宠那样借机把他杀了,但是宦官们忘了他的微可不同于别的微:他是个屠夫。 现在,何进的权势受到宦官和世族官僚的打庒,虽然执掌北军,但还没有威胁到宦官和世族,所以三方势力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互相制约,又互相利用,隐约成鼎⾜之势,其中犹以宦官的势力最为庞大。他们的势力平衡直接造成了天子大权的旁落,天子就是想夺一点权利回来,都无处下口。 天子心里明⽩,却敢怒不敢言。他记得当年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谋诛宦官的时候,形势非常好。大将军当时掌握了北军五营,羽林军,虎贲军,甚至统领中⻩门的⻩门令都是窦武的人,谁都以为万无一失。但是,中常侍曹节,⻩门令王甫等宦官硬是夜一之间翻云覆雨,反而尽数捕杀了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将两派势力连拔起,就是窦太后也被无奈出印玺,打⼊了冷宮。窦太后当时说了一句很有警世意义的话,献媚的人并不就是忠诚的。但谁是忠诚的臣僚? 天子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当他要废皇后杀皇后的时候,虽然是中官们跪在地上苦苦劝谏,但说⽩了就是威胁。闹僵了,把宦官到绝路上,到最后也许就是天子死得不明不⽩了。天子久居宮中,自然知道其中的诀窍。他只要不把某一方势力到绝路,无论自己怎么吃吃喝喝,做出多么荒诞不经的事来,甚至打打人,骂骂人,杀杀人都没有关系。 这次西凉肃贪,天子借助李弘的实力,突然之间掌控了朝堂上的主动权,他狠狠地打击了一下三方势力,悄悄地扶植了一下自己的宗亲,又巧妙地给三方势力留了条活路,最后自己赚发了。 他突然之间明⽩过来,权利的掌握是靠实力,而不是单纯的说几句话,在诏书上盖上印玺就能拥有的。他要有实力,要有一支強大的军队,要有一个忠于自己的将领统率这样一支军队。如果自己做到了这一点,不就可以为所为了吗?到了那个时候,自己要钱就有钱,要杀谁就能杀谁,要把刘协做太子谁敢说半个不字? 现在,大汉能够带兵打仗的将军,象皇甫嵩、朱俊、卢植、董卓等都是士族官僚出⾝,他当然不能相信,更不能把废嫡立庶这么大的事随意说出来。不是士世族出⾝,完全靠军功升迁起来的就只有李弘,那个被朝中大臣称作古今第一酷吏的北疆蛮子,鲜卑人的奴隶。 问题是,自己怎么肯定李弘忠于自己?怎么肯定李弘一直忠于自己? 他决定派人去看看,派不同的人去看看,最后自己判断总结一下。如果李弘的确值得自己信任,那么自己就赌一把,不是赌掉自己的命,就是赌掉自己的江山。如果李弘的确就是一个草莽之辈,不值得自己信任,那自己也就没有必要为了他得罪朝堂上所有的人。 “听说爱卿的长子议郞刘和的丹青之术颇为⾼超?”天子突然问了一句让刘虞摸不着头脑的话。 “回陛下,尚可⼊目而已。”刘虞谦虚道。 “爱卿,你看,让小⻩门蹇硕为犒军使,带着议郞刘和,北军中候刘表,还有大将军掾侍御史袁绍四人同去西凉慰军,你看如何?” 刘虞闻言,心里暗暗替李弘担心,他小声说道:“陛下此议非常好,这样也可以暂时堵堵大家的嘴,让陛下安静一段时间。” “不论李中郞有什么过错,一切等西疆平定了再说。”天子说道“另外,让刘和给李中郞画几张像带回来,我要看看他长什么样。” 刘虞连声答应,然后说道:“陛下,张延张大人虽然受贿数额较大,但毕竟事出有因。张大人为我大汉呕心沥⾎,任劳任怨做了许多事,没有功劳也还有苦劳,陛下…” “他家人替他钱赎罪了吗?” “已经了,陛下。” “朕写一张赦书,回头你去提人。” 天子说道:“另外,张温,袁滂,董卓他们刚刚回到洛,西凉的叛军就又闹事了。爱卿,你看,这些人是赏呢?还是要追究他们的责任?” 刘虞看了他一眼,心道:这还不都是你的错,答应的事又反悔,出尔反尔,现在倒要追究别人的责任。 “陛下,赏罚严明,才能鼓舞人心啦。他们在西凉征战年余,功劳还是很大的。” 天子站在琴台前,沉默不语。 前太尉张延被打死狱中。 光禄勋刘虞怒不可遏,大骂掌管北寺狱的⻩门令。 张延也是经学大家,时常在太学授课,门生弟子众多。他的死怒了太学诸生,三百多名张延的弟子在北宮请愿,要求严惩凶手。天子正在封赏西征大军的将帅,闻言大怒,命令卫尉率南军卫兵将太学诸生驱散。 同一时间,小⻩门蹇硕、议郞刘和、北军中候刘表、侍御史袁绍四人带着慰车军队飞速出城西上。 WwW.mhUaxs.Com |
上一章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下一章 ( → ) |
猛子所著小说《大汉帝国风云录》的免费章节,棉花小说网是免费小说爱好者必备的小说阅读网站.棉花小说网免费提供猛子的小说大汉帝国风云录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 |